【博创基金微展示】第33期 马淑欣: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工匠精神 学生 【博创基金微展示】第33期 马淑欣: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博创基金微展示】第33期 马淑欣: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2024-07-15 07: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标题: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英文标题:Research on Cultivating Craftsman Spirit of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作者:马淑欣

指导教师:张云龙教授

培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读博寄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主要研究内容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工科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其工匠精神的状况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败。然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我国工科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培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职业的理性认同尚需深化、创新创造引导较弱、重理论而相对轻实践、环境营造与制度建设有待加强等,都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审视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内涵要旨、现实样态、影响因素与优化路径,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且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是指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的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有关劳动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结构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西方工匠精神的思想传承与发展为借鉴,立足新时代宏观语境,聚焦工科大学生群体,以工匠精神培育为论题,以提升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为旨归,借助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贯通为原则,首先,对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进行相关概念的学理阐释;其次,从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目标、培育的内容、培育的特征与培育的价值等维度,揭示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内涵要旨;再次,基于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剖析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实然状况,梳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甄别出影响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效果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现实困境与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

我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发展转变,工匠精神也体现出了从“埋头苦干”到“踏实会干”再到“创新能干”的新意蕴。当前,国家及社会强烈呼吁具有理性思维、扎实知识、精湛技能、善于创新且立场坚定的新时代工匠,对于工科大学生来说,既要坚持“执着专注”的真理探求,又要培育“一丝不苟”的品德境界,涵养“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开拓精神,帮助其树立“匠心匠技铸就中国梦”的理想追求,以实际行动投身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之中,匠心报国。

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存在一些亟待重视的困局。部分工科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并不深入,职业认同还有待强化,工匠精神的培育偏重情感培养,轻理性认同教育;注重知识传输,轻创新创造引导;以实用为主导,轻理想精神锻造;推崇学历背景,轻技术实践考察;侧重课堂教导,轻环境熏陶化育;注重媒体宣传,轻保障措施建设等。

第二,影响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与养成的因素是多维的。培育对象的接受图式、劳动观念、职业认同直接影响着工匠精神的认知与认同;培育主体的道德素养、知识底蕴、教育能力决定着培育的实际效果;培育内容决定着工匠精神能否“入耳、入脑、入心”;载体形式决定着工匠精神培育拓展的广度和深度;校园文化、家庭风气、社会环境的渗透化育决定着工匠精神培育能否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第三,完善实践路径有助于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强化认同根基、协同举措、环境氛围、保障机制、评价体系等,有助于催生工匠精神养成的内生动力,充盈工匠精神的供给源泉,巩固工匠精神的认同根基,营造工匠精神培育的良好氛围,夯实工匠精神培育的制度保障,科学评价工匠精神的培育效果,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工科大学生的工匠精神。

主要创新点

第一,本研究将工匠精神放置于新时代语境之下,回应了思维与技艺、分工与协作、精益与效率、守正与创新等新发展关系对工匠精神培育的影响,同时将工科大学生作为独立的群体提炼出来,考虑其在技能构成、劳动模式、生产要求、竞争内核等方面的差异性,探讨对其工匠精神的培育,唯有结合研究对象和论域,才能有针对性地将工匠精神培育工作在实践中“落细、落小、落实”。

第二,本研究结合实证研究的方法,调查验证了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影响因素情况以及工科大学生不同分类群体的差异,遵循“理论阐释——实践验证——理论升华”的实证研究流程,这就有助于后续研究更具针对性与科学性,为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第三,本研究系统论述了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内涵要旨、实然状况、影响因素与优化路径,深化了对新时代工科大学生工匠精神及其培育的分析与认识,对于教育者遵循何种价值理念、建立何种机制、采取何种手段培育工科大学生的工匠精神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代表性创新成果

一、论文发表

[1] 张云龙,马淑欣.论科技发展与人文精神的内在勾连——基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视角[J].自然辩证法研究,2022,38(02).

[2] 马淑欣,艾强.工程哲学与工程创新的前沿问题——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 329 场)会议综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1,43(09).

[3] 张云龙,马淑欣.论巨型工程的意识形态功能及其实现——基于符号学的分析[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42(09).(封面文章)

[4] 马淑欣.从制度设计的视角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研究——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机制研究》[J].高教探索,2019(08).

二、获奖及学术报告

[1] 获得 2021 年“国家奖学金”

[2] 获得 2020 年、2021 年“一等学业奖学金”

[3] 获得西北工业大学“优秀研究生”

[4] 获得西北工业大学博士论文创新基金“重点项目”

[5] 获得西北工业大学启真明智读书会“优秀读者”

[6] 在 2019 年“信息、智能、工程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代表发言;2020 年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道路论坛”上获奖并发言;2021 年郑州大学“中原论坛”上获奖并发言;2021 年第 329 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工程哲学与工程创新”论坛上代表发言;2022 年“第二届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学术论坛”上获奖等

[7] 西北工业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会(第 1 期)导读人;西北工业大学“启真明智”读书会多期领读人

三、课题参与

[1] 主持:西北工业大学博士论文创新基金---重点项目,项目名称:专业化语境下爱国主义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研究,项目编号:CX2021032.

[2] 参与: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工程政治学的中国话语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9A017.

[3] 参与: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度自信重要论述的叙事范式研究,项目编号:2021A021.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